2008年,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,波及了許多國家和地區(qū),給中國制藥行業(yè)帶來的后果是大宗原料藥外貿出口滯銷。但給國內醫(yī)藥流通市場帶來的影響相對較小,尤其是相對帶有剛性需求的醫(yī)院市場,在國家醫(yī)改新政策不斷出臺、醫(yī)療保障體系逐漸完善的情況下,醫(yī)院購藥金額比上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。據中國藥學會提供的數據,2008年,全國22個重點城市樣本醫(yī)院購藥總金額已達到533億元,同比上一年增長了24.7%,其中占購藥總金額13.18%的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增長率仍高達27.01%。
第四代頭孢領頭羊
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,頭孢菌素仍是我國醫(yī)藥市場上用藥基數較大、持續(xù)平穩(wěn)增長的品種之一。特別是近兩年,在頭孢菌素上游品種7-ACA、GCLE、6-APA和7-ADCA全面實現國產化的帶動下,我國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頭孢菌素均有了快速的發(fā)展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我國與發(fā)達國家的醫(yī)院用藥水平差距已逐漸縮小。一些使用多年、大家熟知的傳統(tǒng)藥物受細菌耐藥性的影響而逐漸退役,如頭孢唑林、頭孢噻吩、頭孢氨芐和頭孢拉定制劑市場份額已呈現出下滑趨勢。小頭孢、復方頭孢和第四代頭孢類藥物已逐漸成為市場中的主力品種。由于藥物的不斷創(chuàng)新和藥企營銷手段的差異化,使第四代頭孢菌素藥物迎來了春天。
據目前國內文獻資料表明,國外已開發(fā)的第四代頭孢菌素主要是頭孢吡肟、頭孢匹羅、頭孢噻利、頭孢唑蘭、頭孢克列定、頭孢吡唑和頭孢卡品酯等7個品種,在我國第四代頭孢菌素市場上,上市品種、處于臨床審批、在研藥物各占據了三分之一。
頭孢吡肟是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開發(fā)的第四代頭孢菌素,1993年在瑞典首先上市,隨后在美國、歐洲、日本等國上市,商品名為“Maxipime”。1996年1月,美國杜拉制藥公司、愛爾蘭伊蘭公司的頭孢吡肟獲得FDA批準。20世紀末,伊蘭收購杜拉制藥公司后,歐美地區(qū)則由伊蘭公司負責市場開發(fā)銷售,2006年全球七大市場中,頭孢吡肟排名321位,銷售額達到1.6億美元的頂峰,2007年下滑到1.23億美元。
頭孢吡肟對β-內酰胺酶穩(wěn)定,比目前臨床應用的抗生素藥物具有更廣泛的抗菌譜,藥物具有高度的水溶性,能快速穿透細菌外膜及帶負電子的微孔蛋白通道,從而具備了迅速擴散到細菌點位性能,并維持了藥物的高度活性,可直接影響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代謝,對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及部分抗生素耐藥菌株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。
國產品搶得頭位
1998年,頭孢吡肟引入我國進行臨床,2001年獲得注冊批準文件,商品名為“馬斯平”。2002年8月,上海施貴寶公司獲得SFDA頒發(fā)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。目前,頭孢吡肟注射劑已作為乙類藥品被載入2004年版《國家基本醫(yī)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》,從而帶動了臨床用藥,成為可圈可點的重要品種之一。
自2003年起,國內紛紛開始了對第四代頭孢菌素的仿制和引進,目前在國內上市的第四代頭孢菌素藥物有頭孢吡肟、頭孢噻利、頭孢匹羅3只品種,頭孢唑蘭、頭孢卡品酯等已進入臨床研究。
2004年11月15日,SFDA批準了深圳信立泰藥業(yè)的頭孢吡肟原料藥及其粉針劑生產;迄今為止,頭孢吡肟國產藥品已有79個生產批文,由37家生產,其中26家可生產原料藥。廣州白云山化學制藥廠、山東瑞陽制藥、珠海聯(lián)邦制藥股份、河北新張藥業(yè)股份、成都華神集團、蘇州中聯(lián)化學制藥、華北制藥集團倍達公司、南京海辰藥業(yè)和浙江海正藥業(yè)等9家是2008年后新獲生產批文的廠家。
2004年,頭孢吡肟已成為我國重點城市樣本醫(yī)院暢銷藥物前200個品種之一。2007年用藥金額已達到2.3億元,同比上一年增長了38.97%,排名第25位。2008年已上升到樣本醫(yī)院頭孢菌素用藥第5位,用藥金額為3.56億元,同比上一年的增長率約在40%左右,是第四代頭孢菌素中銷售最好的藥物。
2008年,進入樣本醫(yī)院的頭孢吡肟有17家公司的品種,其中深圳信立泰藥業(yè)的“信力威”居于首位,占據了19.98%的市場份額,這已是第二年在重點城市樣本醫(yī)院頭孢吡肟市場蟬聯(lián)冠軍。上海施貴寶公司的原研藥僅占19.29%的份額,而國內仿制藥已占據了80.71%的份額
名列前茅的八大品牌是深圳信立泰藥業(yè)的“信力威”、上海施貴寶公司的“馬斯平”、悅康藥業(yè)的“悅康凱欣”、白云山天心制藥的“卡洛欣”、深圳致君制藥的“達利能”、江蘇恒瑞醫(yī)藥的“恒蘇”、山東羅欣藥業(yè)的“羅欣威”、海南斯達制藥的“博帥”。
在頭孢菌素類藥物中,小頭孢藥物和第四代頭孢進入中國市場時,正值第三代頭孢、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遍地開花之時,頭孢吡肟經過多年的的市場鋪墊、學術推廣和專業(yè)領域的醫(yī)生互動后,產品逐漸上量。頭孢吡肟也是我國上市的第一只第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,應用范圍廣,良好抗菌活性、副作用小,給藥方案簡便安全成為頭孢噻肟最重要的賣點,同時,高度平衡抗菌譜的作用機制使其成為引領市場的產品。
各類頭孢盡顯風采
在世界抗感染處方藥市場上,歐美發(fā)達國家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。從全球暢銷用藥500強中的抗感染類藥物品種結構上分析,其各亞類藥物的比重與國內的產品結構有較大的不同。其中直接作用于病毒的制劑占據了40%,疫苗類占據了20%,喹諾酮類占10%,而青霉素類、頭孢類、碳青霉烯類、大環(huán)內酯類、抗真菌類和其他類總共才占30%,這與中國頭孢菌素過熱現象形成較大的反差。
據IMS報告顯示,2008年全球七大藥品市場抗細菌感染類藥物中,喹諾酮類、半合成青霉素和碳青霉烯類是抗生素市場的主力品種,而頭孢菌素和大環(huán)內酯類排在第3、4位?梢哉f,國內火爆的頭孢市場正是世界昨天發(fā)生的事情。
近年我國上市的頭孢菌素較多,但抗菌譜并不平衡,每一代品種都有各自的獨特機制。而第四代頭孢菌素是在第三代頭孢特性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高了β-內酰胺酶的穩(wěn)定性,在較低濃度時即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,保持了強效的抗菌活力。半個多世紀的抗感染類藥物發(fā)展進程表明,藥物不斷的推陳出新,推動了科學技術創(chuàng)新與生產力的進步,特別是在原研藥廠家大力開展學術推廣的同時,國內廠家的仿制藥也獲益匪 |